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上海    未来  企业  政策  系统  教师 

学懂这81个核心词语 让你更懂中华思想文化④

   日期:2024-11-11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eazh.bhha.com.cn/news/461.html
核心提示:点击上方“首都教育”可以订阅哦!学好语文,从中华思想文化核心词语入手。 教育部、国家语委此前发布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
点击上方“首都教育”可以订阅哦!

学好语文,从中华思想文化核心词语入手。

学懂这81个核心词语  让你更懂中华思想文化④

教育部、国家语委此前发布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81条核心术语,对“仁”、“义”、“道”等81条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核心术语进行释义,学懂这81个核心词语,让你更懂中华思想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期的15个经典字词!

阴阳
yīnyáng

本义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引申而有两重含义:其一,指天地之间性质相反的两种气;其二,指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凡动的、热的、在上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强壮的为“阳”,凡静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虚弱为“阴”。“阴”“阳”或“阴气”“阳气”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万物的生成及存在状态。阴阳理论后来成为古人说明和理解宇宙万物、社会和人伦秩序的基础,如天阳地阴、君阳臣阴、夫阳妻阴等,阳贵阴贱,阳主阴从。

例句: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调和状态。)

◎阴阳无所独行。(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

(阴与阳不能单独发生作用。)

有无
yǒuwú

“有无”有三种不同含义:其一,指个体事物的不同部分,实有的部分为“有”,空虚的部分为“无”;其二,指个体事物在生成、存在、消亡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状态,既有之后、未消亡之前的状态为“有”,未有之前与既终之后的状态为“无”;其三,有形、有名的具体事物或其总和为“有”,超越一切个体事物的无形、无名的本体或本原为“无”。就第三个意义而言,有些哲学家认为“无”是世界的本体或本原,“有”生于“无”;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有”才是更根本的,反对“有”生于“无”。在“有无”对待的关系中,“有”与“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

例句: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

(所以说事物“有”的部分带给人便利,“无”的部分发挥了事物的作用。)

◎有之所始,以无为本。(王弼《老子注》)

(“有”之所以肇始存在,以“无”为根本。)

缘起
yuánqǐ

“缘起”就是“依缘(一定的条件)而起(发生)”。意思是一切事物、现象乃至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因缘和合体,都处于相续不断的因缘关系中,依一定条件而有生灭变化。“缘起”是佛教思想的起点,也是佛教各宗派所共有的理论基础。佛教以此解释宇宙万物、社会乃至各种精神现象变化无常、生灭变化的内在法则。

例句:

◎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僧肇《肇论》引《中论》)

(万物依因缘的聚合而成,故不能说“有”;又依一定的缘而有生灭变化,故不能说“无”。)

知音
zhīyīn

体会和理解文艺作品的意蕴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原指音乐欣赏中的知己,后经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批评家的阐释,用来泛指文艺鉴赏中的心心相印、互相理解。“知音”作为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涉及文艺创作与鉴赏中的个体差异与共性等诸多问题,有着丰富的精神蕴涵,与西方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接受美学、解释学等基本思想有一致之处。

例句: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

(不懂自然声音的人无法与其谈论音律,不懂音律的人无法与其谈论音乐,通晓音乐的人也就接近懂得礼了。)

直寻
zhíxún

诗人即兴而感,直接抒写。这是南朝钟嵘《诗品》中针对诗歌过多使用典故的现象提出的创作主张,他汲取了道家的自然思想,通过考察前人的优秀诗篇,提炼出一种新的诗歌创作方式——“直寻”,即直接描写所感知事物,直接抒发内心情感并创造出情景契合的审美意象。明清时期诗学的“性灵说”受到其影响。

例句:

◎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钟嵘《诗品序》)

(综观古今名篇佳句,大都不是借用前人诗句或使用典故,而是直接从自身体验中寻求而得。)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五首》之二)

(我要用我的文字来表达我想说的意思,怎么能够为古人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文字形式所束缚?)

中国
zhōngguó

古代华夏族、汉民族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生活和活动的区域。“中国”最初是一个地域兼文化的概念。华夏族多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与“四方”相对)。后泛指中原地区以及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和国家。晚清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主权,现在只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例句 :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

(爱护京师百姓,安抚四方诸侯。)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如果能够以江东的兵力与中原抗衡,不如早与他们断绝交往。)

中华
zhōnghuá

“中华”是“中国”与“华夏”复合的简称。“华”同“花”,喻指文化灿烂。华夏的先民建国于黄河中下游,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且又文化发达,所以称“中华”。随着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不断扩张,凡所统辖之地,皆称中华。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华”成为指称中国、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

例句: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唐律名例疏议释义》)

(中华即中国。自身接受了王道教化,自然就属于中国了,穿衣戴帽有威仪,风俗讲究孝悌,立身处世追求礼义,所以称之为中华。)

中庸
zhōngyōng

孔子和儒家所肯定的最高德行。“中”指言行没有过或不及的状态或标准。凡事都有某种限度,超过和达不到这个限度都是不好的。“庸”包含两个相关的含义:其一指平常,其二指恒常。“中”只有在平常日用之中才能恒常不易。“中庸”即指在人伦日用中始终遵循、符合无过无不及的标准。

例句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最高的准则吧!)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朱熹《中庸章句》)

(中庸就是不偏颇,没有过或不及的平常的道理。)

滋味
zīwèi

诗歌中能够使欣赏者反复回味的意蕴,实即诗歌美感。南朝诗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提出,五言诗歌创作时应重视内容与形式的配合,从而使欣赏者在品读中回味无穷。后来“滋味”也指从事文艺创作时的一种趣味。

例句: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钟嵘《诗品序》)

(五言诗在各种诗体中居于首位,是众多作品中最有审美意味的。)

自然
zìrán

事物的本来状态,旨在与“人为”的意义相区别。哲学意义上的“自然”的概念,与常识性的“自然界”的概念不同。在日常语义中,“自然界”指人与社会之外的物质世界,这一领域是不受人为干扰的。但从哲学层面来看,人与社会也有其“自然”状态。在政治哲学领域,“自然”特指百姓在不受行政教化干预的情况下自己而然的状态。道家主张,君主治理国家应遵循、顺应百姓的“自然”状态。

例句:

◎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道以自然为法则。)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王弼《老子注》)

(天地听任万物之自然,不施为造作,而让万物自己相互治理。)

宗法
zōngfǎ

中国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组织、治理家族、国家、社会的原则、方法。宗法由父系氏族的家长制演化而来,定型于西周,与封建制等互为表里。宗法分为家国两个层面,在家的层面,宗族的嫡长子是家族的嫡系继承人,拥有家族的最高权力,其余家族成员依据亲疏、世系各自确定其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权力。帝王公侯或者世家大族的宗族等级制扩展到国家的层面,对于王位继承与国家政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宗法制数千年来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深远。

例句 :

◎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冯桂芬《复宗法议》)

(所谓宗法,是帮助国家养育、教化民众的原始基础。)

风雅颂
fēngyǎsòng

《诗经》中依体裁与音乐对诗歌所分出的类型。“风(国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分为“大雅”与“小雅”,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雅”“颂”指雅正之音,而“国风”系民间乐歌,因此“风雅颂”既是《诗经》的体裁,同时也有高雅纯正的含义。“风雅”后来一般指典雅与高雅的事物。

例句: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诗大序》)

(所以《诗经》有六项基本内容:即风、赋、比、兴、雅、颂。)

赋比兴
fùbǐxīng

《诗经》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是铺陈事物直接叙述;“比”是类比;“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即兴感发,二是在感发时借客观景物婉转地表达出某种思想感情。“赋比兴”为汉代儒家所总结和提出,后来演变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例句: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诗大序》孔颖达正义)

(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三种手法,风、雅、颂是《诗经》体制上的定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

(赋,是铺陈事物而直接叙述;比,就是以他事物比喻此事物;兴,就是先说他物然后再引出所吟咏的事物。)

诗言志
shīyánzhì

诗歌表达作者内心的志向。“志”指诗歌作品中所表达的作者的内心志向、思想,兼及情感因素。 “诗言志”最先见于儒家经典《尚书 • 尧典》,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朱自清语),经过历代

诗论家的演绎,其蕴涵不断得以丰富,并由此确立了中国文论关于文学特征的基本观念。

例句:

◎诗言志,歌永言。(《尚书 • 尧典》)

(诗是表达内心志向的,歌是用语言来吟唱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大序》)

( 诗是内心志向所生成的,在心中为志,形成言语就是诗。)

诗缘情
shīyuánqíng

诗歌源于诗人内心的情感。西晋陆机《文赋》提出,诗人情动于心,而后才有诗歌创作。“诗缘情” 说与“诗言志”说互为补充,强调文学的抒情性与审美特征,表现出魏晋时代文学观念的变迁。因此,“诗缘情”也成为中国古代关于诗歌与文学本质看法的另一代表观点。

例句 :

◎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

(诗歌源于情感因而形式华丽好看。)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悟吟志,莫非自然。

(刘勰《文心雕龙 • 明诗》)

本文地址:http://mdekt.bhha.com.cn/news/461.html    康宝晨资讯 http://mdekt.bhha.com.cn/ , 查看更多
 
标签: 词语 让你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