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声,融入血脉。
大爱有行,立德行善。
一位好人,就是一盏明灯,引领大家文明向善奋力前行,好人精神已经融入我们最平凡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的城市也因此变得欣欣向荣、暖意融融。
近日,经“高密好人”评审会评选及网络投票,我市仪慧、聂鹏、崔永华、魏贞淑4人入选2021年5月“高密好人”。
一起来认识2021年5月“高密好人”吧!
仪慧:6年6000小时志愿服务架起暖心桥
爱心感召成为志愿者,便民举动温暖外乡人
2015年2 月,天气非常寒冷,一大早仪慧就想去市里给婆婆购买生日礼物,可她站在公交站点等了好长时间也没等来公交车,正在她冻得直打哆嗦的时候,突然一辆车门上贴有“雷锋车队”的私家车,停在了她的面前,简单沟通后,司机邀请仪慧上了车。在进城的路上,仪慧和那位司机志愿者聊了很久,了解到那位好心司机是高密市车友协会的一名志愿者。没过几天,仪慧就约着几个朋友一起来到高密市车友协会报名注册,当起了一名学雷锋志愿者。
自从仪慧成为高密志愿者后,原本就很乐意帮助别人的她,就在自家的大门入口处摆上了打气筒、洗脸盆、毛巾、暖水瓶、卫生纸、创可贴等便民用品,旁边制作了一个带有雷锋头像的牌子,上面写着:免费打气、免费喝水、免费上厕所。原来,仪慧家门口就是集市,每隔5天就会有很多外乡人在她家门前摆摊。很多赶集的群众遇到车胎没气了、口渴了、想上厕所了,仪慧都会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千万不要小瞧这个举动,可真为很多外乡赶集人提供了便利!以前,很多外乡赶集人因为担心找不到厕所,一上午都不敢喝水。仪慧的小举动温暖了很多外乡赶集人,曾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仪慧作为志愿交警扶老人过马路
志愿服务年均300次,扶危济困架起暖心桥
2015年以来,仪慧先后参加了高密市开展的“党员红衣天使”、“10个100工程”、“1+N工程”、“益河工程”等18个志愿服务项目,每年参加志愿服务300多次。其中,“党员红衣天使”主要是为了协助医院解决各高科技诊疗服务设备增多,很多农村进城就诊患者,特别是老年人不会使用以及患者来到医院需要更便捷服务等问题。作为该项目的一名值班组长,仪慧虽然家离医院远,可是每次轮到她值班,她都会准时赶到医院,签到、消毒、更衣、上岗,晚上9点离岗。她和志愿者们的真情付出,不但让高密市人民医院的高科技诊疗服务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还大大拉近了医患之间的感情。6年过去了,“党员红衣天使”服务患者约200万人次,已成为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爱心桥梁。
仪慧帮助就医老人戴口罩
2018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山东寿光多地连降暴雨,多个村庄遭遇河水倒灌,大量民居、农田、大棚及养殖场等损失惨重。仪慧积极报名参加救助,前去救援的两天时间里,清理环境卫生、整理救灾物资、值班值守等为寿光灾后重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18年9月开始,仪慧参与了帮扶100位孤寡、100位孤儿、100个困难退役军人、100位困难烈军属、100位空巢老人、100位困难失独家庭等“10个100工程”。她用三个月的时间与志愿者们实地走访调查了高密市的相关家庭,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开始,仪慧参与了“1+N”工程,帮扶了一名柏城镇的10岁孤儿,经过近两年的帮扶,孩子相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孩子的奶奶感激的说:“仪慧真是个好心人,经常过来照顾我们,家里米、面、油都不缺了,孩子也把她当成自家的姐姐,有事就找她,学习成绩也比以前好多了!”
疫情防控坚守一线,凡人善举保一方平安
2020年春天,面对突如其来新冠疫情,仪慧积极响应“高密志愿者,特别是党员志愿者要就近联系所在村居、小区党组织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疫情志愿服务”的号召,主动找到村委报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行动,而且一干就是40天。
仪慧执勤的40天里,几乎一半时间都是严寒天气,她虽然穿着棉大衣,但长久站在村口还是冻得直打哆嗦。登记的时候,手都冻的几乎拿不住笔。回到家里,她7岁的儿子跟她说:“妈妈,你都快冻死了,还不让我碰你,咱不去了吧”。仪慧多想回家后就能抱抱她的宝贝儿子啊,可是为了安全,她要按照防疫规定,与家人保持距离。那时,仪慧是多么希望这场战疫能快点结束啊。
仪慧坚守在疫情防控阵地执勤
疫情防控期间,仪慧每天早上从8点开始到下午6点一直靠在村口的执勤点,对进出村购买生活用品的村民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车辆消毒、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等。面对每一个人,仪慧都要不厌其烦的嘱咐,直至他们点头说记住了,仪慧才笑着放行。她还在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自费购买200个口罩,分给那些忘带口罩的村民和无法出门购买口罩的家庭。在那个特殊时期,仪慧听到大家从心底说出的谢谢时,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很有意义。
近年来,仪慧和她的车友协会志愿者们积极参加爱国教育、社区建设、抗洪救灾、无偿献血、植绿护绿、圆梦大学,以及春运、创城、扶贫、助学,赛会、禁毒、双拥、益河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帮助孤困残疾家庭、困境儿童等600余人。仪慧被授予“潍坊市最美志愿者”“潍坊市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所带领团队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聂鹏:聂家庄泥塑的“90后非遗守护人”
创新传承发展,让传统泥塑焕发新生机
史料记载聂家庄泥塑最早出现于明万历初年,以前农闲时几乎每家都捏制各类泥玩意儿到周边村发卖。当地有民谣流传“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2006年,聂家庄泥塑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项目。聂鹏自小耳濡目染,跟着父亲聂臣希学习聂家庄泥塑制作技艺,对泥塑情有独钟。爸爸一笔一画、挑灯制作泥塑的场景成为他儿时最难忘的回忆。
聂鹏立志把泥塑当成事业来干,撸起袖子、全身心投入,平均每天要给四五十个泥塑上色,制作完成十几个“泥老虎”。完成一只最简单的“泥老虎”,需要10道工序,上5种颜色,拿起、放下的动作重复78遍,不过聂鹏乐在其中。在他看来,没有两只“泥老虎”是完全一样的,每一只都虎虎生威,他乐于和这些泥玩意儿待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聂鹏在制作聂家庄泥塑
学习制作泥塑的过程中,聂鹏在如何着色、如何令人物、动物表情更传神等关键技艺上进行不断钻研、创新,传统的聂家庄泥塑在他手里重焕新貌。首先,用现代美术颜料替换过去的化工颜料,顺利解决了褪色问题。他请教业界专家老师,经过自己反复试验后,调制了着色鲜艳而且经久不褪色的颜料,使聂家庄泥塑作品光鲜亮丽、色彩饱满,令人爱不释手。第二,将泥塑作品题材进行创新。在泥塑叫虎、胖娃娃等传统题材的基础上,他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创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景泥塑、雷锋塑像、花样叫虎、新时代“三牛”等作品,不仅丰富了聂家庄泥塑的作品种类,而且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第三,他积极“走出去”宣传推介。近年来,他多次参加广交会、深博会、山东省文博会、潍坊文展会等各级展会,有效宣传了聂家庄泥塑,拓展了产品销路。近年来,聂鹏多次参加全国、省、潍坊市举办的展览会并获奖。
聂鹏打造的聂家庄泥塑展厅
融入文明创建,让学生体悟泥塑文化魅力
聂鹏在把泥塑技艺发展壮大的同时,心里惦念更多的,是如何把泥塑技艺发展壮大,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并爱上这门民间艺术。
2021年,他在聂鹏泥塑作坊的基础上投资建设了500多平米的高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学堂”——聂家庄泥塑展厅,集中展示传统泥塑、传统泥塑制作模具、聂家庄泥塑制作过程、全国重点泥塑等,为社会各界群众讲解聂家庄泥塑制作技艺及相关历史文化。同时,结合党中央提出的“学党史 悟原理 办实事 开新局”工作要求,他将红色故事与泥塑制作技艺结合,教授孩子们制作红色泥塑,赓续红色基因。
聂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学堂”为学生讲授聂家庄泥塑制作技艺
他先后在高密市姜庄镇李仙小学、高密市滨北学校等4所学校建立聂鹏泥塑工作室,每周两次进校园开展非遗课程,向学生讲授掌握传统代表作品叫虎的制坯、着色等关键流程。泥塑制作手工课深受学生的喜爱,制作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问为什么这朵花要这样画,为什么这个字要写在叫虎的脖子上……学生的问题奇奇怪怪、五花八门,聂鹏结合泥塑工艺耐心予以解答。通过这些有趣问答,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他的学生屡次在省、市级非遗比赛中获奖。
聂鹏注重在高校中宣传推介聂家庄泥塑。目前,他已经与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聂鹏的不懈努力,更多的年轻人体验到了聂家庄泥塑的艺术特点和独特魅力。每年寒暑假都有众多大学师生到聂家庄泥塑传习所进行学习交流,形成了一个双赢循环。大学生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为传习所提供了创作思路和灵感,泥塑的制作工艺也为青年人创作打开新的局面,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的作品。
创建非遗合作社,让泥塑产业带动百姓致富
一项老手艺,造福一方人,活跃一座城。对于各家各户小批量生产、家庭式作坊的现状,聂鹏并不满足,作为一名“90后”,他感觉自己有责任让这门传统民间工艺传承下去。
聂鹏创建潍坊首家非遗合作社
2021年3月,聂鹏申请注册成立了潍坊市首家非遗合作社——高密市聂家庄泥塑专业合作社,推动泥塑产业化发展。他开网店、开直播,通过淘宝、抖音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推介聂家庄泥塑,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拓展了聂家庄泥塑的销路,让老百姓重拾老手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作为年轻人,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当下相结合,赋予泥塑新的内涵,这样才能让这门艺术重新焕发生机,同时要打破聂家庄泥塑传播的区域性,必须在推广上创新。”聂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多方奔走呼吁,积极发展民俗非遗旅游,让更多的人认识泥塑、了解泥塑、喜欢泥塑,更好促进非遗传承与传播,振兴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聂鹏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其中,2010年《中央新闻联播》对聂鹏传承发展聂家庄泥塑的做法进行报道。2021年3月,中央电视台《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邀请聂鹏与主持人、学生们互动,再次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聂家庄泥塑制作技艺。
崔永华:扎根基层二十载 坚守无悔税月情
担当如铁,一份责任迎挑战
2013年10月,恰逢“金税三期”系统上线,高密市税务局为顺利完成“金税三期”上线工作组建了四人工作组,崔永华作为成员之一牵头制定了《金税三期前后台传递涉税事项基层科所办理操作规程》,为“金税三期”上线提供了遵循和保障。为做好“金税三期”系统测试工作,他和同事们不辞辛劳、主动加班加点,在“金税三期”上线前期白天正常上班,晚上继续加班测试,对各单位提报的测试不通过的问题逐条测试,保证第二天上班给予答复,因而每天晚上都需加班到凌晨,周末也是如此。
在这期间,他母亲在家由于雨天路滑摔伤了脊椎骨,只能躺在床上静养,虽然这时他也很想借此休假在家照顾母亲,可是正值“金税三期”上线的关键时期,他认为自己在这个节点不能拖单位和其他同事的后腿。好在母亲十分支持他的工作,但是女儿有时却因为父亲的忙碌而有些埋怨。崔永华因为工作原因好几次都把答应女儿的事情抛之脑后,缺失了对女儿的陪伴。有一次他答应女儿陪她去北京游玩,结果却因工作繁忙没有兑现承诺,只能给她报了个旅游团让她跟团旅游,得到了女儿“爸爸,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忙呀”的质问。
服务如歌,一生情怀为群众
“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这是崔永华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他不仅以身作则,还要求办税服务厅的工作人员们都要如此遵循。由于纳税人的业务素养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导税和申报难度,面对每天几十次的电话咨询和上门咨询,他始终做到百问不厌、百答不烦;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企业会计电脑操作能力较弱向他求教时,他总是亲自引导至自助服务区上机指导,直到他们能熟练操作为止;面对在电话答疑时不理解操作流程而又急于开发票的纳税人,他经常亲自到纳税人经营地上门为纳税人服务……尽管每天累得筋疲力尽,但看到纳税人带着焦急的神情而来,带着满意的笑容而去,他感到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
老崔说税走进企业为企业服务
有一次一家企业的会计由于不熟悉网上报税流程,申报出现差错,在对会计辅导的过程中他有些着急,声音也随之高了些,会计就很不高兴地打断他的话说:“好了好了,下次不再出错就是了”。当时他备感尴尬和委屈,但事后他站在纳税人的角度想了想,认为还是自己的服务态度不到位,使纳税人产生了误解。后来,这位会计在一次网上报税出现故障时前来咨询,他主动热情、耐心细致的帮助他解决了难题,事后这位会计笑着对他说“谢谢你,崔主任”。纳税人由衷而明媚的笑脸,督促他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改善方式方法,不断以自身的贴心服务让纳税人的笑容更加灿烂。
坚守如磐,一片丹心育新人
崔永华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辅导和培训纳税人,加强政策宣传,确保纳税人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2012年3月1日起,潍坊税务系统“E票通”发票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他主动承担了对纳税人的培训工作,先后举办3期培训班,共计培训纳税人8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纳税人使用发票的便利化程度,而在之后的每一次重大改革中纳税人都会看到他熟悉的身影。同样,“E票通”发票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上线、“金税三期”上线等工作也离不开他对青年干部们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培养。有时因白天工作紧张,只能在夜晚进行集中培训,他从未因个人原因缺席培训,通过细致的培训和辅导,青年税务干部们快速成长,办税服务厅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业务骨干,新老税务干部真正实现了薪火相传、奋飞不辍。
崔永华开展网络直播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影响,以优秀共产党员、业务能手崔永华为核心,组建60人的大服务团队,集聚业务能手和税收专家,以实现纳税服务团队化、服务方式线上化、政策咨询精准化、受众评价满意化“四化”为目标,建立“老崔说税”实体工作室,打造网络直播间。2020年开展网络直播36期,覆盖纳税人4.5万户次,高密市非接触式办税已占到办税总量95%以上;同时,崔永华积极带领团队成员在疫情期间实地走访了19户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和15户重点税源企业,送政策上门,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征集企业涉税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税收难题24个,成功打造“老崔说税”服务品牌。“老崔说税”服务品牌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山东省税务局网站、潍坊市委市政府工作信息转发推广。
每每谈到自己,崔永华总是讷于言,沉默成为他的一大标签。而与他谈论税收业务却又滔滔不绝,像换了个人一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崔永华同志扎实肯干、服务优良,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荣获高密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公务员考核中被授予嘉奖、记三等功。
面对荣誉,崔永华总是平静地说,“我个人算不上什么,只是靠着税务局这棵大树,才得到浓荫,我将一如既往,践行税务精神,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为税务工作贡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魏贞淑:撒向人间都是爱
撒向人间都是爱
她是慈母,工作四十多年,她把师情母爱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有的学生手上起了冻疮,魏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便买来毛线,利用空余时间为全班36名学生每人织了一副半手套,使学生倍感温暖。
她是撒播爱的天使,她曾通过高密市妇联、团委或电视、广播等媒体,在工资不足百元的情况下先后捐助6000余元让8名濒临失学的儿童顺利完成了学业。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值得么?她微微一笑,淡淡的说:“这样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虽然我不能培养出多少“牛顿”和“爱迪生”,但也不能让这些孩子在我的眼前失学。”
魏贞淑为孩子们讲雷锋故事
2008年的春天,当得知唐山丰南区新庄的黄元芝一家因父亲残疾、母亲卧床而导致家庭极端困难时,她先后给他们寄去了800元的生活费。更让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从她抽屉里的一摞厚厚的信纸中(她资助过的孩子写给她的信)可以看出她已是12个孩子的“妈妈”!曾经,她与丈夫同是民办教师,工资较低,因此很少给孩子买零食。记得一次她得了13元稿费,答应用这笔钱给孩子买糕点吃,可出差时却到新华书店花了近十元钱买了几本急需的少先队工作书籍,只是在上车前顺便买了几包普通的饼干。回校后,班长告诉她,班里的王强今天没来。王强母亲早已去世,父亲又体弱多病,听说这两天他父亲的病更重了,她立即来到王强家里,并将为孩子买的几包饼干带到了王强父亲的病床前,王强父亲泪流满面。在她的帮助下,王强同学一直念完高中,并被重点大学录取。40多年来,她本人先后救助困难家庭儿童12名,和孤儿结对关爱救助,捐资20000余元,牵线搭桥资助困难学生1000多人次。
坚持用爱传递爱
她是尊老爱老的楷模,是公婆心上的护身符。
1996年春天,婆婆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出门后根本就回不了家。有一天下午下班回到家后才知道婆婆离家出走了,她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四处寻找,一直找到晚上十点多钟才找到。当一家人把全身湿透、神志恍惚、全身是泥的老人带回家,她给婆婆洗完澡、换好衣服、吃过饭后,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自此,老人的身边就没有离开过人,她和丈夫每天轮流给婆婆喂饭、洗脸、接便。为了减轻老人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的痛苦,她就定时为老人翻身、擦洗身体。婆婆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被褥,都是她亲自清洗。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了整整六年。这六年来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2002年12月,75岁的婆婆带着满足安详离开了人世。屋漏偏逢连雨天,不久又传来了公公得肺癌的噩耗,她又是不辞辛苦,不知疲倦的精心伺候了老人半年多。当公公带着微笑离开人世时,容颜姣好的她却像是变了一个人。
魏贞淑与孩子们一起到敬老院关爱老人
她和学生们一道参与尊老敬老活动,多次到柴沟敬老院、于戈庄等村庄孤寡老人家做公益性活动,定期组织少年儿童到镇敬老院送温暖,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及退休老教师家打扫卫生、清洗衣服、唱歌、讲故事,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她利用周末、节假日积极参与创卫、关爱留守儿童、带孤儿去看海等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在魏贞淑的带动下,目前高密市柴沟镇中小学1881名师生参加了志愿者队伍,师生之间广泛开展爱心互助,结成帮扶对子800余对,捐款捐物合计金额10万余元。孩子们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学会付出爱,他们用爱心传递着奉献精神,践行着社会担当。
笑对人生斗病魔
她与病魔作斗争,2009年、2014年的两次乳腺癌手术,14次化疗,10次放疗,25次进出北京301医院治疗。让她六神无主,曾经无数次蒙在被窝里痛哭不已,泪干了,心碎了。在领导的关怀和鼓励下,在同事、亲人的帮助和呵护下,虽然经过手术及多次放、化疗,头发没了,人也憔悴了,但她对人生的希望,对生活的勇气却更坚强了。她面对自己钟爱的红领巾事业,出院后不顾领导的多次劝阻毅然投入到工作中。因放、化疗导致骨质疏松,走路经常跌倒,骨头糠软,2014年走路跌倒把左臂粉碎性骨折,2015年又跌倒将右腿骨折,两年间又两次骨折手术。尽管这样,她一天也没扔下工作,打石膏时,在家微机上工作,关键时候搭车去单位。2012年10月在高密人民医院查出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压迫硬膜囊等。她全然不顾这些,继续拼命工作着,坚守着自己为红领巾事业奉献终生的诺言。
她整合多种活动资源,搭建了红领巾示范岗、红心向党主题教育、学雷锋爱心互助、红领巾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五个活动平台。她筹划成立了“红领巾爱心基金会”,在高密市教体、妇联、团委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朱翰春蕾小学、曹疃格力希望小学、梁尹小学市级“希望书屋”、王柱小学省级“希望书屋”。中国教育网、《雷锋》杂志等多家媒体先后推介高密市柴沟镇典型做法。
经过魏贞淑不懈的努力,高密市柴沟镇多次被评为潍坊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连年被评为高密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新时代最美学雷锋志愿先进集体。高密市柴沟镇涌现出尊老敬老志愿服务典型357个,向贫困孩子灾区学生献爱心募捐10万余元。2018年5月,她的事迹被《雷锋》杂志总第41期刊登。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